本集觀點:本集邀請蔡沛珊檢察官一同對談,除了深入了解檢察官不同層次的工作向度,也可以從蔡檢的分享中看到司法體系翻轉的可能:司法系統不是懲戒,而是療癒的起始。
改編自宮部美幸同名推理小說的臺劇《模仿犯》入圍金鐘17項大獎,以90年代的台灣為背景,並融合許多在地化的元素。我們在劇中可以看到執法者、加害者、被害者各自面對生命中關係的失落所做的不同選擇,以及面對創傷觸發時所呈現的不同反應。
改編自宮部美幸同名推理小說的臺劇《模仿犯》入圍金鐘17項大獎,以90年代的台灣為背景,並融合許多在地化的元素。我們在劇中可以看到執法者、加害者、被害者各自面對生命中關係的失落所做的不同選擇,以及面對創傷觸發時所呈現的不同反應。
本集大綱:
00’00” 檢察官工作中的不同向度
09’44” 我站出來,為了不要有第二個被害者出現
11’00” 說出來而不受到質疑所帶來的安全感
15’54” 作為檢察官,我羨慕郭曉琪
20’00” 創傷源自於害怕,而害怕源自於無能為力
26’32” 檢察官偵辦過程中創傷被觸發時該怎麼辦?
31’47” 作為檢察官如何看待劇中檢察官的工作過程?
36’44” 當人沒有正確理解問題時,回答出來的就會偏離事實
■ 對談人:台北地檢署蔡沛珊檢察官、兒福聯盟兒童創傷療癒中心營運長高小帆
■ 節目製播: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
■ 錄音剪輯音效:吳念潔
■ 企劃:唐緯庭、蔣孟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