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太快貼上「病症」或暴力訴諸藥物治療,只會製造出有口難言的孩子
作者Claudia M. Gold身為小兒科醫師,研究兒童行為心理超過二十年。她發現當我們過於重視「病症」的診斷或是過快訴諸精神科藥物的治療,反而使得人們不再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「解決問題」變成首要目的,與追求速成的文化交互反應,最終導致「傾聽」成為一種奢侈。然而,「傾聽」卻是大幅改善親子,甚至人際間困境的重要元素。
-
我們都是「夠好的」父母/照顧者
現今的臺灣社會還在練習營造一個舒適的育兒環境,養育孩子不只需要伴侶及家人的支持,也需要社會大眾給予更多的理解。新手父母所面臨的焦慮感是真的,當我們的文化中充斥著各種育兒指導以及「如何做」的意見時,不僅會扼殺父母犯錯及學習的空間,也會在無形之中引發父母的焦慮。特別是成為母親之後,生理及心理都會有巨大的變化,若是期待自己在嚴重缺乏睡眠,以及身心有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,只可能會增加自己的壓力及焦慮。作者提到,與其當「完美的」父母,不如看到自己是「夠好的」,放下對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,並坦然認知到自己作為母親的局限,反而能夠為自己的生命中增加更多彈性,這樣的心態轉變能讓父母放下諸多負擔。放下對自己過多的苛責並不再追求成為「完美」父母,安頓好自己,才更有機會協助孩子一同調節情緒。
理解行為代表的意義是第一步……一開始的調適方式大多與身體有關。舉例來說,孩子可能需要一個堅定而包容的擁抱、在房間裡繞著圈奔跑,或者打擊沙袋。他需要的可能是安定而柔和的口吻,而非譴責而憤怒的語調。等到孩子更大一點之後,自我調節的活動會變得比較重要,例如跳舞、劇場表演或者武術。一旦孩子能夠在面對挫折時控制自己的身體,他就可以在心理治療或其他時候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。
-
孩子「失序」的行為,是企圖與你溝通的信號
爬到桌子下的孩子。從孩子的角度來看,他覺得紛亂的教室超過了他所能承受的程度,因此爬到桌下是一種調適反應,而非出了問題的癥兆。校園環境變得越來越組織化也越來越擁擠,幾乎沒有空間能回應單一孩子的需求,導致此類問題逐漸惡化。
作者在臨床經驗中觀察到,孩子許多哭泣或是一些在父母眼中看似「失序」的行為,其實就是一種溝通和表達。孩子的腦部發展還不足以協助他們情緒的調節,這時若父母沒有提供孩子親情的支持,讓他們學習如何處理壓力,反而「處理掉」孩子的「症狀」或者以不斷增強劑量的藥物治療解決壓力,就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大腦中負責情緒控制的區塊發育不完全。但如果我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傷心、緊張或者行為失控的困境時,同理孩子的感受,幫助他們理解自身強烈的情感,我們也會幫助他們大腦中負責情緒控制的區塊開始發展。
-
短暫的「傾聽」,就能給親子關係帶來更多的喜悅
孩子最需要的,其實是被聽見,而不是單純的症狀矯正,每個失序行為的背後,都藏著渴望被聽見的故事。若我們能練習對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感到好奇,而不是指責孩子或是擔心自己哪裡做錯,我們便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互動。本書提到諸多動人的故事並夾帶著實踐的方式。作者不只對孩子有許多的觀察,對父母及照顧者也有許多的同理。推薦此書給父母、助人工作者或是任何對兒童行為心理有興趣的大眾。